都是宝贝(主日)11/05/2025

五月
都是宝贝
/王美玲牧师(文良港社区教会主任牧师)
母亲节蒙恩,不论你是母亲、属灵母亲、单亲妈妈、或在母爱中挣扎的人,愿你都领受从上帝而来的安慰与医治。即使失去母爱,上帝仍深深爱你,你在祂眼中是宝贝。
以弗所书二章10节:我们是上帝的杰作,是在基督耶稣里创造的,为要叫我们做祂预先安排给我们的美善之事。
一、上帝的杰作
“是上帝的艺术杰作”;“杰作”:(1)“poiēma”,是精心设计的作品。(2)“Poem,poetry”,文学,诗词、诗歌。(3)在艺术上,精湛的、满意的、出类拔萃的。
每个人是上帝的宝贝、杰作——在上帝的恩典、基督耶稣里创作的。
有个调皮的孩子,踢足球打破窗口。老师问:“为什么这么顽皮? 你难道不知道自己是上帝的创造吗?”孩子很聪明,理直气壮:“我知道啊! 但上帝还没有完工呀!”
以弗所书二章10节:我们原是神的工作 (poiēma), 在基督耶稣里造成的。身份:你有一个身份,是上帝精品的创作。
腓利比书一章6节:那在我们心里动了善工 (ergon) 的必成全这工。过程:杰作的完成需要过程。每个人有不同的成长阶段,你我都还在施工中,仍有瑕疵、不完美、有待进步的地方,要抱着“活到老、学到老”的心态。
神的工作有蓝图、有步骤、有节奏。神已开始动工——从你出生那刻起就开始了;神正在继续施工——每天塑造你、教导你;神最终必成全——祂必完成祂的杰作,把你带回祂的怀抱。所以,我们要彼此给机会,一起成长。
二、从残缺到上帝杰作的生命礼赞
32年前,美玲牧师的大儿子Victor出世不久后就被诊断为重度耳聋,连直升机飞过都毫无反应。反复抽血检查让全家身心俱疲,她以泪洗面,深感无助。
一位智慧的医生对她说:“生命给你一块木头,你可以任它腐烂,也可以选择细心雕琢。”她选择后者。她为儿子量身打造各样的学习计划,激发孩子的成长潜能。然而3岁时发现儿子患有自闭症,双重障碍令她几近绝望。
但她不放弃;六岁那年,儿子穿上校服踏入政府特殊学校。她咬牙坚持,从孩子考试40分,到最终拿下全班第一。儿子领奖那刻,她十分欣慰:“我做到了!”在苦难中雕琢,终成家中珍宝。
1.在坎坷路上“三不”
- 不要慌张,但要懂得有方向。经历坎坷时不紧张,一边祷告,一边学习如何面对困难。
- 不要害怕输在起跑点,慢慢走也能走到终点。龟兔赛跑的故事提醒我们:即使孩子在起跑线上落后,他们依然是家中的宝贝。牵着蜗牛慢慢走,总会走到属于他们的终点。
- 不要把自己孤立起来,心连心才有力量。不要感到羞耻,要勇敢寻求帮助。唯有在帮助中你才能得着力量、被建立。
2.接受事实:我的孩子与众不同
“我接纳我的孩子,哪怕这个世界没有人懂得欣赏我的孩子,我作为他的父母,依然会眼含热泪地欣赏他,紧紧地拥抱他、真心地赞美他,并深深地为他感到骄傲,因为他是我的宝贝!”
为孩子寻找适合的帮助,抓住他成长的黄金时光,不要错过。带着上帝的爱,跨越思维局限,重新出发!
3.为孩子特制学习计划
- 接纳个别差异:耳朵听不到,用手写代替沟通。
- 建立稳固的沟通基础:按着不同孩子的需要,建立稳定的沟通技巧。
- 实践赏识教育,强化正向行为:当他做得好时,别忘了举起拇指,给他一个肯定的赞。
- 强调实用与生活化学习:简单数学、桌面吃饭与礼仪等。
- 用“童心未泯”的态度与孩子连结:没有人喜欢与苦瓜脸的人一起学习。 与孩子一起快乐学习:即使你还在坎坷的路上……
让孩子在接纳的环境里面成长,他的情绪等各方面都会比较稳定。
三、属灵真理的安慰与释放
美玲牧师自16岁起就参与教会服事,面对苦难时她曾深陷自责和罪咎感:这是犯罪的报应吗?为何她的家庭要承受这些事情?在深度省思和挣扎后,她写下:
即使孩子遭遇不幸,但我心中无怨恨苦毒;我们坚信上帝正在雕琢我们的生命,上帝还在我们这器皿上施工,有一天终将荣神益人。
1.是谁犯了罪?
约翰福音九章1-3节:谁犯了罪? 稣过去的时候,看见一个人生来是瞎眼的。门徒问耶稣说: 拉比,这个人是瞎眼的, 是谁犯了罪? 是这个人呢? 是他父母呢? 耶稣回答说: 也不是这个人犯了罪, 也不是他父母犯了罪, 是要在他身上显出神的作为来。
这段经文给为孩子缺陷而痛苦的父母带来极大安慰——问题不在孩子,不在父母,而是要在他们身上显出神的作为来。只有耶稣能带走人内心深处的自责与罪咎。
2.主权在上帝的手中
出埃及记4章10-12节:摩西对耶和华说:“主啊,我素日不是能言的人, 从你对仆人说话以后,也是这样。我本是拙口笨舌, 即和华对他说话:“谁造人的口呢? 谁使人口哑、 耳聋、眼瞎呢? 岂不是我耶和华吗? 现在去吧,我必赐你口才,指教你所当说的话。”
- 主权 – 神掌管一切生命状态。不论高山低谷、健康疾病,祂的主权从未离开
- 胜过 – 缺陷不妨碍神的计划。你的需要和缺陷,上帝会补足。上帝让你做的事,勇敢去作。
- 器皿 – 无论在什么状态都能为祂所用,因我们是上帝的杰作。
3.释怀后的真情告白
我们家有一位从出生就被冠上“残障人士”名号的儿子。 这些年来,我们学习欣赏他突破学习障碍的美, 以及沟通上心照不宣的美。 与此同时,我们经历了他层出不穷、丑态百出状况的美。哪怕我们的孩子无法符合社会主流的审美标准,身为父母的我们,依然坚定地看他为真、为善、为美——因为他生命的源头,正是真、善、美的上帝!
在上帝完美的创造中,残障人士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 他们的独特之处,值得被看见、被保护、被协助、被疼爱并被尊重。 因为他们是按着创造主的形象所造, 拥有不可取代的尊严、价值与人生目的。
上帝精心创造人类,是为了成就祂预先安排的美善之事。每个人都是祂手中的独特器皿,生命早已在祂的计划中,来到世上并非偶然,而是肩负使命而来。
幸福没有走远,只是换了模样。自闭症来了,幸福感走了。一切都变了,迎面而来的路途坎坷,却又仿佛一切如常继续。然而,流泪依然可以在撒种,在坎坷的路上,依然可以有喜乐,当我接受了新身份,幸福感悄悄地回来了!
———残障人士家长王美玲
当伤心临到,不要停下脚步。你可以一边流泪,一边撒种——继续忠心地做你该做的事。神应许,流泪撒种的,必欢呼收割。
5.爱的使命呼唤
(1)特儿家长 5G 行动
Gather:凝聚同路人–彼此扶持、关爱、陪伴 。
Grow:一起成长–父母带着孩子一起成长。
Go public:走入人群中–脱下羞耻,穿上公义袍,提升醒觉、发声。
Gain:收获智慧–一起学习,累积经验、知识 。
Gift:成为祝福–成为家人和社会的祝福。
主啊! 我在这里,请差遣我! 经历各不相同,但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恩赐,只管把你最会做的,勇敢地活出来。
(2)牵宝贝的手往前行ABC
A:Demonstrate Acceptance 展示接纳
B:Understanding Behavior 理解行为
C:Establish Communication 建立沟通
结语
- 每个生命,都是上帝亲手创造的杰作 (poiēma) 。
- 特殊孩子不是意外,而是神尚未完工的艺术品。
- 上帝的工作是有蓝图、有步骤、有节奏、有忍耐的,不是速成。
- 我们看不懂现在的过程,但每一个阶段都有神的手印。
- 无论状态如何,在上帝眼中,我们都是宝贝。
爱可以再多一点点,去接纳这些特儿,爱他们的家庭,让他们坎坷路上多一点温暖。
(以上是5月11日主日证道摘要,高明星传道记录整理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