治理你生命中的伊甸园(主日)17/08/2025

八月
治理你生命中的伊甸园
/陈思国传道
神起初创造世界,本意是要赐人喜乐。祂将伊甸园的管理托付给人类,并安置人在其中得享歇息与快乐。然而,人犯罪后失去安息,工作也成了劳苦。
“伊甸”在原文意为“神的喜乐或同在”。创世记二章8节的“安置”(suwm)指“指派”,15节的“安置”(nuwach)则是“歇息”。神造人并吹气使人成为有灵的活人,把亚当“指派”在伊甸园,同时也让他“歇息”在喜乐中,修理并看守(工作与守护)园子。
基督徒的工作不只是完成老板或个人的梦想,而是回应神的指派,成就神的梦想:祂渴望与人分享伊甸。神起初的美意,是要人在祂的喜乐中劳作,明白自己是被祂托付来守护丰盛的受造世界。
今日人们充满愁苦与劳烦,是因人与神的关系被破坏,失去了起初在伊甸中的喜乐与安息。例如:孩子不懂向父母说“谢谢”,而父母也不懂得说“对不起”,造成两代人的关系紧张。
创世记三章6-7节:于是女人见那棵树的果子好作食物,也悦人的眼目,且是可喜爱的,能使人有智慧。就摘下果子来吃了,又给她丈夫,她丈夫也吃了。他们二人的眼睛就明亮了,才知道自己是赤身露体,便拿无花果树的叶子,为自己编做裙子。
亚当夏娃原本就是赤身露体,却因有神的荣耀遮盖,并不觉得羞耻。然而,当他们违背神的命令,荣耀失去,就因赤身露体而充满羞耻、恐惧、痛苦、愤怒与自责。
当爱与信任的关系被破坏时,人本能地选择隐藏,躲避神的面,也开始挑剔并放大彼此的缺点。愿主恢复我们的眼光,使我们能用神的眼光去看待配偶、父母与属灵权柄,重新学习彼此接纳与信任。
人与神关系的破裂,也直接投射在我们的人际关系中。
比如:孩子小时候总是粘着父母,但长大后却躲在房间,不愿沟通;他们不懂得对父母说一声“谢谢”,而父母也常不愿对孩子说一句“对不起”,结果造成两代人之间越来越深的隔阂与紧张。
创世记三章8节:天起了凉风,耶和华神在园中行走。那人和他妻子听见神的声音,就藏在园里的树木中,躲避耶和华神的面。
关键原因:人主动选择逃避,不再有能力承接丰盛。真正赶出人离开伊甸园的,不只是神的审判,更是人心的惧怕与隔绝。
创世记三章9-12节:耶和华神呼唤那人,对他说:“你在哪里?”他说:“我在园中听见你的声音,我就害怕;因为我赤身露体,我便藏了。”耶和华说:“谁告诉你赤身露体呢?莫非你吃了我吩咐你不可吃的那树上的果子吗?”那人说:“你所赐给我、与我同居的女人,她把那树上的果子给我,我就吃了。”
亚当的第一反应不是悔改,而是推卸责任。他既责怪妻子,也间接埋怨神。不愿面对问题,使罪与破裂的关系继续扩散。
创世记三章17-19节:又对亚当说:“你既听从妻子的话,吃了我所吩咐你不可吃的那树上的果子,地必为你的缘故受咒诅;你必终身劳苦,才能从地里得吃的。地必给你长出荆棘和蒺藜来。你必汗流满面才得糊口,直到你归了土……。”
咒诅开始临到:
- 土地不再轻易回应人的劳作;
- 荆棘与蒺藜取代了丰盛;
- 劳苦与汗水取代了喜乐。
原本的“修理与看守”是祝福,如今却变成重担。
创世记三章23节:耶和华神便打发他出伊甸园去,耕种他所自出之土。
“伊甸园”代表神的同在与喜乐;“自出之土”则意味着人必须靠自己谋生。当人带着羞耻、恐惧、愤怒进入关系时,彼此伤害就取代了彼此相爱。人若不主动学习彼此相爱,就会被动地彼此伤害。
被逐出伊甸园后的咒诅
人类因罪进入“终身劳苦”的循环:
- 迎合他人期待,却不懂自爱;
- 抓住关系,却无法享受;
- 维持人设,却仍感虚假;
- 赚取钱财,却不满足;
- 追求功成名就,却依然迷惘。
在祝福与咒诅的纠结中,人类继续繁衍后代。
咒诅的延续:该隐与亚伯
创世记四章1-9节(摘要):夏娃生了该隐与亚伯。亚伯献上头生羊与脂油,该隐献上地里的出产。耶和华看中了亚伯与他的供物,却看不中该隐的。该隐大大发怒,在田间杀了兄弟亚伯。耶和华说:“你兄弟的血有声音从地里向我哀告……你必从这地受咒诅,你必流离飘荡在地上。”于是,该隐离开耶和华的面,去住在伊甸东边挪得之地(意为“流浪之地”)。
小心!咒诅会传承!
- 亚当推卸责任,将罪归给夏娃;夏娃也推卸,归给蛇。
- 结果:他们被逐出伊甸园,只能耕种自出之土。
- 该隐因供物不蒙悦纳,却拒绝悔改,转而发怒,最终杀了亚伯。
- 神质问该隐时,他仍拒绝承担责任。
- 最终,该隐被逐,成为流浪者。
无论在家族、社会、或职场,当上一代不愿面对问题时,下一代常承受咒诅与伤害。
请问,现在的我们选择是什么?
名字的意义:
塞特:补偿,神在亏损中赐下新的盼望。
以挪士:人,提醒人本身的软弱与有限。
求告:招聚、呼喊,代表人转向神、公开宣扬祂的名。
- 神因着怜悯,借着悔改补偿我们的亏损;
- 借着教会的招聚,宣扬祂的名;
- 使每一个曾活在咒诅中的生命,重新进入祝福!
治理你生命中的伊甸园
- 伊甸园:代表天父的爱与同在。
- 自出之土:代表“大儿子”,奴隶的心,只顾劳苦与表现。
- 流浪之地:代表“小儿子”,孤儿的灵,远离家与爱。
神呼召你,不是停留在“劳苦”与“流浪”,而是回到祂的爱中,治理自己生命的伊甸园,活在天父同在的丰盛里!
(以上是2025 年8月17日主日午堂的证道摘要,由张秀芳记录整理)